首页

搜索 繁体

第269章 海龙囤(3 / 4)

龙囤更是建于群山之巅,四面都是悬崖陡壁,只有囤后一条小路可以攀登。白沙水河谷和腰带岩沟环绕海龙屯,成为天然护城河,囤堡负山临水,气象森严。

&esp;&esp;不但如此,在囤内各处,又依险建有铜柱关、铁柱关、飞龙关、飞凤关、朝天关、万安关和西关等九关,各关均以巨石垒砌而成,高大的护墙重重叠叠相连,随山势蜿蜒环绕,构成了三重严密的防御体系。每关可说都是一夫当关,万夫莫开,极为的易守难攻。

&esp;&esp;史记海龙囤与钓鱼城修于同一时期,与附近的“娄山关”、“鼎山城”等形成纵深防御系统。当时播州与大理共处三百年,大理最终被元兵所灭,但元兵与播州对峙三十余年,终不能取之。连当时的忽必烈都深知播州防御严密,便避开播州攻宋,播州的军事防御之强由此可见一二。

&esp;&esp;特别是到了万历年时的杨应龙当政时,更是调集数万役夫工匠,用了几年的时间,在其祖先修建的龙崖囤基础上扩建城堡、宫室,筑前后十二关,在几平方公里的范围内山上围筑坚壁巨垒,均以千斤巨石砌筑,城门嵌刻关名,还营造箭楼、仓库、兵营、水牢等于城中,各关之间石墙相连,马道至通,更增加了海龙囤的艰险难攻。

&esp;&esp;杨应龙生性暴虐嗜杀,传说当年在加固和扩建海龙囤的数年里,曾严令筑城工匹、民夫、士卒每人每天必须穿烂一双草鞋,否则便被视为偷懒怠工而遭毒打,最后还要扔下悬崖喂狼。这种传说更增加了海龙囤的可怕与神秘感。

&esp;&esp;在这样的地形修建这样的城堡实在是一项浩大的工程,不过黄来福却无心感慨为修建这座城堡花费的巨大人力物力,他只知道,这种依山险而建的城堡,非常的易守难攻,己方兵力无法展开,明军的枪炮优势也难以发挥,硬要攻击,只会是死伤累累。

&esp;&esp;当年的援朝之战中,明军攻击比此险度不到十分之一的倭城都是伤亡惨重,如现在要硬攻海龙囤,会付出什么样的代价?特别是眼下囤内的杨应龙有守军两万余人,有天险可凭,有数百年的积储足恃,有悍勇的心腹军兵可用,这囤,难攻啊。

&esp;&esp;……

&esp;&esp;凝视这个巨大军事城堡良久,远处气势磅礴高山巨岭上的九关雄险隐隐可见,黄来福最后看了一眼,一声不吭,猛然拨马回转营地,众人忙紧跟在黄来福之后,个个闷声不语,心中却都为很快要到来的血雨腥风肉搏血战而感慨,如此地势险要,防守严密的险关除了硬攻之外,似乎没有其它的办法了。只是这样一来,有多少的大明勇士要葬身于此?

&esp;&esp;在海龙囤这个播州土司兵固守的要塞周围,同样都是莽莽的群山,平川甚至是丘陵之地都极少,所以二十万大明军队驻扎的营地,都是分布在这周边的莽莽群山有限的河谷平地中。举目望去,各平地,各较缓山地上,尽是连绵的旌旗与营盘,刁斗森严。

&esp;&esp;除此之外,各条进入营地的小道上,搬运物质的民夫如蚁般聚集,来自重庆府等地的车马辎重源源不断地运入营地内。二十万大军所需要的物质是惊人的,如果不是黄来福发行的平播债券,在财力上是难以供应如此多的大军需求的。

&esp;&esp;进入黄来福巨大的帅帐后,黄来福只是稳坐沉吟,而该为如何攻取海龙囤,各省官将己是展开了激烈的争论。当然了,依大明内地及西南各省文贵武贱的官场格局,能在场争论的都是各省的高级文官,各省的武将们,就算他们是总兵之尊,也只能站在下首静听。

&esp;&esp;李化龙作为四川巡抚,此时的播州是属于其管辖范围之内,此战中勇猛精进的刘珽更是其四川总兵。战事顺利,李化龙的心也热切起来,在黄来福的吩咐下,他手下的幕府赞画将一副巨大的播州地图取出挂起,特别是内中关于海龙囤的地形图更是详细,显然是李化龙做了不少的功课。

&esp;&esp;李化龙据图为黄来福及在场各人详解:“贼依海龙囤天险以抗王师,海龙囤该地自杨氏唐季入主播州以来,己历八百余年。经其世代经营,可说是艰险无比,更有关隘关关。据察,海龙囤共有险要关隘九重,每关皆是依险而建,易守难攻!”

&esp;&esp;李化龙指着地图道:“海龙囤首关为铜柱关,城墙以巨石砌筑,城门高厚,位于海龙囤山角处,有一等囤崎岖小径从山谷蛇行至城墙下,为囤东第一道关口!铜柱关之后为铁柱关,该关坐南朝北,下临溪谷,以扼上山之道,为登囤之北门。铁柱关之后有一瞭望哨,当地播贼称之为歇马台,连接上下关口,前为贼登囤人马在此等待验贴之地!”

&esp;&esp;“铜柱关及铁柱关为海龙囤第一道关防。经歇马台往后,行三十三级石阶,又经过一道山弯,方能进入飞虎关!歇马台至飞虎关,为海龙囤第二道关防,所行三十三级石级,皆修于山脊之上,一边为深不见底的沟壑,一边为

热门小说推荐

最近入库小说