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样,他倒觉得没什么,只要黄来福真有能力,能为国为民谋福,他并不介意。
&esp;&esp;听了魏允贞这样说,林道霁心下失望,暗骂这魏老头幕气。
&esp;&esp;他表面上唯唯诺诺,心下却是打定了主意,不管怎么说,以后定要联络众官,对那黄来福阳奉阴违,他不相信以那黄来福一个粗野武人,没了他们文官们的支持,以后两镇事务能顺利展开。
&esp;&esp;……
&esp;&esp;二人在马车内窃窃私语,此时在巡抚车马不远处的,大同镇总兵麻锦正策马而行,在他身旁的,是他标下的参将,侄子麻承勋。
&esp;&esp;麻锦是麻贵的兄长,此时麻家与李家一样,都是当时大明的武将世家,尽出知名的将领,时人将麻家与李家并称为“东李西麻”,后人也称赞他们:“将门有将,得无愧乎”。
&esp;&esp;麻锦几年前因功,因为资历荣升为大同镇总兵,他因为自己的弟弟麻贵与黄来福交好,他们两次出征都曾并肩作战过,可谓是战火中锤炼出来的友情。
&esp;&esp;因此在黄来福总督山西大同两镇军务粮饷,成为自己的顶头上司的消息一传来。麻锦就写写信给麻贵,听听他的看法。
&esp;&esp;此时麻贵顶着都督同知的衔头,还是任着自己的延绥镇总兵,不过正在忙着荣休的事,他回信让麻锦紧密团结在黄来福身旁,总归是有好处的。
&esp;&esp;依自己与黄来福的交情看法,麻贵认为,黄来福这个人,还是很念旧情的,也颇厚待部下与友人。不过为人还有颇有傲气的,与他难过的人,都很少有好结果。
&esp;&esp;自己的哥哥最好还是顺着黄来福点,否则可能很有苦头吃,将来如有那天,因为黄来福是自己哥哥的顶头上司,官大一级压死人,自己也不好说什么。
&esp;&esp;再说了,黄来福以武人身份总督两镇,这对镇内的武将们来说,不也是个好消息吗?
&esp;&esp;不说此后武将们身份地位的可能转变。就是以黄来福的大方,将来各堡武将的粮饷装备发放,也会宽松些,这些年来,各处武人的粮饷被文官们克扣,可是普遍严重的事。麻贵在这点上也是吃尽了苦头。
&esp;&esp;弟弟麻贵的意见,麻锦还是重视的,虽说黄来福以不到而立之年身居总督高位,而自己己经年近花甲,才是一个总兵,心下对黄来福不无嫉妒或羡慕之意。
&esp;&esp;不过黄来福任总督,这对两镇的武官们来说,总是一个好消息,麻锦也决定紧紧跟随在黄来福身旁,当然,他也是有自己的矜持与要求的,要自己跟在黄来福身旁可以,至少也得保证以后每年自己的粮饷足额发放不是?
&esp;&esp;……
&esp;&esp;各人心思中,车马一路向前而去,一路的景色让各人看得惊讶,特别是神池堡一带的厂矿作坊兴旺,工人商人的密集,更是看得众人咋舌不己,真想不到,这里原来只是晋西北的一个穷苦军堡。
&esp;&esp;当然了,众人看到的只是这里的工业繁忙,当地的工业污染他们是集体忽视的,事实上,这种工业污染,就算有注意到这种现象的人,也将是几百年后的事了。
&esp;&esp;魏允贞也是抚须沉吟,他承认,因厂矿之事,有使当地富足了一些,解决了一些民众的吃饭问题,不过他坚持认为,厂矿商事是祸乱之源,让人心逐利,道德丧乱。
&esp;&esp;特别是这种大规模的工厂矿山,由于聚集的都是青壮年,更容易被一些别有用心的人煽动闹事,造成当地的民乱,最后只会得不偿失。
&esp;&esp;目前他的眼光局限性,还看不到当地的环境污染问题,否则他还会加上这一条罪名。
&esp;&esp;越近五寨堡,路旁所见,便越是富足,新盖的砖瓦房越来越多,路上的行人脸色也越来越红润。就算是一行人中对黄来福再有偏见的人,也不得不承认,黄来福那治理地方的能力。
&esp;&esp;车马进入一个水泥路口时,路旁出现一个雄伟的石砌牌楼,上面写着几个大字:“五寨堡欢迎您!”
&esp;&esp;从这里开始,便算是进入五寨堡地境了。
&esp;&esp;这个石砌牌楼上的几个字,也让魏允贞等人回味了好久。
&esp;&esp;在牌楼旁边,一队数百骑的五寨堡骑兵己是傲立在路口正中,数十面的旌旗飘扬,猎猎声响。每面旗上,都有一条的麦穗与马推收购机,这是黄来福标兵营来福营的标志。
&esp;&esp;黄来福以农起家,为了纪念,便将自己的家丁营标旗搞为麦穗与收购机。这种与众不同的标旗,也成为远近闻名的议论话题。
&esp;&esp;此时这些骑士们